有“派頭”無紀律是鋌而走險巧立名目,違規用公款報銷打高爾夫球、出入高檔會所和個人開房費用;無視黨紀,認為只要不把錢往自己腰包里裝,吃點、玩點、用點不算啥,打高爾夫球、出入高檔會所等,是領導干部該有的派頭、應有的待遇;膽大妄為,利用職務之便,違規經商辦企業,大肆收受賄賂。(《中國紀檢監察報》11月7日)為了講“派頭”而對紀律和規矩熟視無睹,副處級干部胡旭光嚴重違紀案例極為典型,極其尖銳地點出了極個別人在紀律意識、主體責任、黨建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錯誤觀念和行為,為黨員干部嚴守紀律底線、防止違紀破法打了一劑預防針,敲了一回警示鐘,教訓極為深刻,希望能驚醒所有夢中人。要從重業務輕黨建的誤區中走出來,把黨建工作真正擺上頭等位置。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業務性較強,一旦忽視黨建,放松紀律要求,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?;仡櫴舜笠詠肀徊樘幍狞h員領導干部,他們大都有著不平凡的經歷,從普通干部職工拼搏奮斗走上重要領導崗位,然而當身處重要位置手握一定權力,在利益的誘惑和圍獵中,如果黨性不夠堅固、原則不夠堅定、紀律觀念松弛甚至目無法紀,突破底線確實輕而易舉。過去,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處違紀黨員干部時,經常會遇到說情打招呼的情況,理由少不了“業務過硬,成績突出”,“一時疏忽大意,希望高抬貴手”等等。這些話語的背后,清楚地折射出對紀律剛性認識的不足。有的地方、部門、單位一旦出現違紀現象,不是積極處理抓早抓小,而是百般開脫“護犢子”,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。思想觀念是行動的先導,正是這種錯誤觀念最終把一些人身上的小毛病養成大毛病,小問題變成大問題,最后把本來是違紀的問題培育成了違法的大問題,罪魁禍首應該是誰值得反思。紀律、規矩是帶電的高壓線而絕不是紙老虎,黨員干部必須內化于心外化于形,言談舉止概莫能外?;仡櫤窆膺`紀違法歷程,其實他也知道這些做法是不應該的、不允許的、不符合紀律要求的,然而作為單位的一把手卻糊涂地認為這是小事,尤其是把打高爾夫球、出入高檔會所等視為領導干部該有的派頭、應有的待遇更是讓人咋舌。思想根源就在于對紀律、規矩的認識不到位,沒有把紀律、規矩看作是帶電的高壓線——會電死人的。作為一名受黨教育培養多年的副處級干部,竟然如此看重領導干部的“派頭”、待遇,紀律觀念如此淡漠值得深思,足見“四風”之害已經浸入骨髓,嚴重地影響了他的思維判斷。同時,由于“四風”的蔓延性、傳染性,他工作生活環境更應該精心打掃、嚴加清理,否則如果只是單純地拔出“蘿卜”,顯然是對當地政治生態的不負責。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應牢固樹立主體責任意識,時刻記在心里、扛在肩上、落實在工作中。對主體責任的忽視、輕視、無視體現在實際工作中就是對黨風廉政建設的不作為、不擔當、不負責任。特別是作為基層組織的負責人,首先要切實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神圣使命,做到既責無旁貸又率先垂范,嚴格要求并督促其他人班子成員認真履職,切實做到一崗雙責。胡旭光的違紀行為非常典型,在選人用人、大額資金調動方面存在不公開、不透明等情況,甚至一些重大事項連班子成員都不知情,這已經嚴重違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則以及重大事項議事規則,更違背了黨風廉政建設基本要求。胡旭光以自己的錯誤行為為黨員干部提供了現實版的反面教材,只是他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,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。講“派頭”只是表象,其實質就是官僚主義、享樂主義。講了“派頭”有了“面子”,往往會丟了“里子”忘了宗旨,必然與組織要求不符,與人民期待相悖,是鋌而走險、以身試法,教訓深刻,值得黨員干部三思。(于治國) http://csr.mos.gov.cn/content/2015-11/07/content_18947.htm